铭印现象

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
展览

开幕

2017年6月24日, 下午3点-7点 

展期

2017年6月24日 — 8月27日,早上10点至下午6点(周一闭馆)

地点 艾可画廊,中国上海市龙腾大道2555号6号楼

 


艾可画廊将于2017年6月24日呈现群展《铭印现象》。展览由岳鸿飞担任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包括:陈翊朗、邓德尹、刘慧德、沈心怡、苏畅、杨沛铿和于吉。

 

在刚刚孵化后的某个时期,某些鸟类的幼雏会把它们遇到的第一个会动的东西所对它们形成的环境刺激长久地植入自己的个体行为中,无论那个东西是一只母鸭、还是一双胶鞋,这种现象被称为“铭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品和小鸭仔有点相似,在生产和培育的某个关键时期,都会将自己铭印在其创造者身上。铭印现象标志着先天基因与后天养育殊途同归的时刻。本次展览考察了艺术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即作品经过艺术家身体的两次塑造:第一次是身体有意识地给予材料某种表现形式;第二次则是作品于罅隙处吸收身体无意识留下的痕迹。热、基础代谢、皮肤、指纹、时间、湿度……通过这些,物体将自己铭印在其创作者身上。

 

展览空间由一系列低矮的柱体隔开。其中一半作为基座,放置了一系列陶瓷作品。创作者为现居纽约的澳门雕塑家刘慧德(1987年生),作品灵感来源于多种文化中的神话故事、生物形态的建筑和流行文化里的自然。这些雕塑具有夸张的哥特式外形和丰富的细节,在每一个起承转合之处都体现出手工的质感。另一半柱状物是上海艺术家苏畅(1985年生)的石膏雕塑。他追随罗伯特·戈伯的脚步,创造了一系列貌似现成品的作品。而与拾得物不同的是,这些堆叠的砖块实际上是一组石膏模型。在看似统一的外表下,这些雕塑时而显现、时而又隐匿艺术家手工的痕迹。

 

展厅的几面大型展墙,交给了经常接受大型场域特定项目委托的香港画家陈翊朗(1988年生)。这次在上海展出的,是他自香港艺术空间里闭关将近一个月后的首件作品。其中所展现的某些新形态,或许会让熟悉他典型暗黑鬼魅风格的观众感到讶异。今年春季在巴黎开展创作的于吉(1985年生),对她创作中的一些已有元素进行重新演绎,带来了一件新的装置作品。其主要材质是混凝土板,上面覆盖了青苔、丝网印和绘画。另外,还有在维也纳拍摄的一次私人行为纪录。混凝土作品本身体现了通过各种生物体实现的铭印过程,而装置的形式则更进一步地,使行为影像得以投射在其表面。

 

现居纽约的沈心怡(1989年生),擅长利用稳定性处于临界点的素材。她经常将某些无形或半生物的材料,与出自纯粹情感状态的参照符号关联起来。这次展览中,她带来了特制的火柴和蜡烛,使它们散发出像她的宠物狼蛛一样的气味;此外,她还呈现了绣着元素术语的制服,让接受外包的第三方在劳作和日常生活中留下自己的痕迹。香港艺术家杨沛铿(1988年生)的作品常围绕浪漫与自我关怀等主题,其语汇来自他照料宠物鱼鸟等动物的爱好,呈现出对于失去和依恋的思考。最后,居住在洛杉矶的邓德尹(1991年生)利用了“molding”(建筑装饰线脚)和“mold”(霉菌)的谐音双关,探索工作室环境内时间流逝的痕迹。


关于艺术家

陈翊朗(1988)现居香港。创作穿梭不同媒介,发掘表现自己身体感受的艺术语言。作品关注个体生存的状态,多与展览场地互动,将自身的经历转化对个人,群体至社会关系的探讨。参与展览包括个展“自由落体”(咩事艺术空间,香港,2017),“也许是魔鬼”(观察社,广州,2015),“本来无一物”(艺术公社,香港,2011);群展“山中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6),“恒星与怪兽”(惑星海王,香港,2016),“疫年日志”(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与实验室,旧金山,2015),“独自入眠”(站台中国,香港,2013),“疫年日志”(ParaSite,香港,2013),“重未定”(方由美术,香港,2013)等。

 

邓德尹(1991)成长于弗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目前生活、工作于洛杉矶。作品游走于摄影,影像,雕塑,绘画,版画和装置之间。他经常采用语言上的置换策略,结合建筑的物理形态进行创作。部分个展包括:“神圣车行#1”(Holy motors,香港,2016),“修正”(场域特定,香港,2015),“奥兰多”(Ashmore画廊,萨凡纳,2013)。部分群展包括“让我沉浸在你的恐惧/祷告”(A place画廊,奥兰多,2016),“我将成为你的壁纸”(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巴黎,2015),“影响之下”(五层半,香港,2015),“洗发水什么的”(A-lift画廊,香港,2014)。

 

刘慧德(1987)生于澳门,现今生活、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曾获琼·米切尔基金会画家和雕塑家奖(2015),雕塑公园新兴艺术家奖学金(2014),爱德华与萨莉·凡·莱尔奖学金(2012)等。部分个展和双人展包括“原始铸造者”(布朗克斯美术馆,纽约,2017),“第三罗马”(Deli画廊,纽约,2016),“遗迹(来自梦池)”(Real Art Ways画廊,哈特福,2016),“湮灭之茶”(布兰迪斯大学女性研究中心,沃尔瑟姆,2015),“暮·间”(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2014)。部分群展包括“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记”(美国华人博物馆,纽约,2016),“触角”(波士顿艺术中心,波士顿,2015),“新工艺主义”(The Parlour Bushwick画廊,纽约,2015),“死亡警告”(Field Projects画廊,纽约,2014)。

 

沈心怡(1989)现工作、生活于纽约。部分个展/双个展项目包括“比虚无更糟的是物质”(Motel画廊,布鲁克林,2017),“大师讲堂”(Interstate Projects画廊,布鲁克林,2016),“成神不易”(Weekends画廊,伦敦,2016),“骨苹果茶”(Holy Motors,香港,2016)。部分群展包括“关于我一些陈年碎片”(FastNet,布鲁克林,2017),“欢迎来地球:迄今为止的故事”(High Tide画廊,费城,2016),“理所应当”(Hole of the Fox艺术空间,安特卫普,2016),歇业时间-或-“你不用回家但是不能呆在20世纪”(新画廊,巴黎,2016),“稀土磁铁”(Derek Eller画廊,纽约,2015),“看着它燃烧”(Springsteen画廊,巴尔的摩,2015),“反自动化”(Fused艺术空间,旧金山,2015)。

 

苏畅(1985)目前工作与生活于上海,是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的雕塑艺术家。他通过简单而有力的形式,不断探索和讨论日常与感知的边界。曾举办个展“小径”(东画廊,上海,2015),并参加过群展如“局部档案”(要空间,上海,2017),“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6),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5),“苏醒的中国直觉——第一回展”(悦·美术馆,北京,2014),“+关注2013——存在”(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上海,2013),“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12)等。

 

杨沛铿(1988)出生于广东东莞,现于香港居住及工作。采用植物生态、园艺、摄影和装置来隐喻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得到舒怀。部分个展包括“你以为自己是含羞草”(Last Tango,苏黎世,2017),“上个夏天的日落”(刺点画廊,香港,2016),“不暗的暗房”(魔金石空间,北京,2016),“该聚会里的那只狗”(安全口画廊,香港,2014),“杨沛铿的百科全书”(观察社,广州,2013)。部分群展包括“海珠白云”(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悉尼,2016),“他/她从海上来”(OCAT,深圳,2016),CHINA 8项目“艺术范式:装置与器具艺术”(哈根Osthaus艺术馆,德国,2015)及2014上海双年展。2015年,他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凭个展“游园:不太容易做绿色。”成为“宝马艺术之旅”奖项3名入围艺术家之一。

 

于吉(1985)生活、工作于上海和维也纳。她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亦涉及行为及影像。近期的创作更多介入田野考察,以及对空间属性的身体干预。部分个展包括“採硫日记·上卷”(安卓艺术,台北,2015),“念念不忘”(C-空间,北京,2014),“切肤”(安卓艺术,台北,2013),“青苔”(视界艺术中心,上海,2012),“不是青苔”特邀艺术家独立项目(吉门营房,新加坡,2012)。部分群展包括“华宇青年奖入围展”(三亚艺术,三亚,2015),“夜间的友谊”(立木画廊,香港,2015),“天人之际II:上海星空”(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5),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5),“Inside China—巨人之内”(东京宫,巴黎,2014),“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时代美术馆,广州,2014),“市场作业—抹煞:由概念主义到抽象论”(奥沙艺术基金会,香港,2014)。



用户登录后才可使用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