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

展览

展览名称: 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
艺术家: 让-吕克·米蓝
策展人: 比奇·库莱格
展期: 2019.8.31—2019.12.8
展览地址: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2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2019年8月31日至12月8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摄影专题展“让-吕克·米蓝:天堂之秋”,此次展览是法国艺术家让-吕克·米蓝(Jean-Luc Mylayne)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个展。

 

让-吕克·米蓝的艺术实践专注于鸟类摄影,在四十多年里,他走访了全球众多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并长时间于郊野中观察,用相机捕捉鸟类稍纵即逝的瞬间。鸟类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也是有同样重要地位的艺术观念合作者。此次由法国阿尔勒梵高基金会策展人比奇·库莱格(Bice Curiger)发起并策划、由法国阿尔勒梵高基金会巡回至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览,展出了让-吕克·米蓝约40幅于1979年至2008年间创作的作品,展现了米蓝在创作中与梵高相似的、处理自然的手法、以再现式创作将时间结晶化,以及挑战其所处时代观看方式等不同方面。

乍看起来,让-吕克·米蓝的摄影作品就像是日常在户外郊野环境中随意拍摄的照片。除了大量的自然景象之外,观众也可以在这些照片中看到人类文明的踪迹——图像远处或边缘的房屋、街道、栅栏、高墙等。最为独特的,则是每一张摄影作品中的鸟类。在米蓝的作品中,景观的地理属性难以辨认,而不同鸟类的外貌特征也并不显著。他所捕捉鸟类动态的图像往往是扭曲、模糊的。有时候,在一部分作品中,观众只有在仔细寻找后才能在画面失焦处或边缘处找到那些有翅膀的生灵。

这种不以拍摄对象作为视觉焦点的构图方式将米蓝的艺术创作与其它摄影创作形成显著区隔——它不是鸟类学研究实践或是强调鸟类或不寻常植物外观特质的经典自然摄影风格。米蓝将每只鸟视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某一物种的代表。他的摄影构图常需要结合异常精细的光照条件、天气条件及季节因素,而其每张作品各异的取景方式及鸟类在其中的位置也是仔细思索后才能决定的。在米蓝的镜头下,每张照片都是严谨创作的结果,即便是图像中最为琐碎的细节也不是随意偶得的。艺术家在深思熟虑后创作的图像遵循了其具有强烈观念性的艺术实践原则。

也正是因此,米蓝的摄影艺术得以与日常摄影有着天壤之别。艺术家往往要花费数月时间进行准备,才能创作出一张作品;而有时候,这样的准备过程可能长达数年。米蓝的每件作品标题记录了其拍摄这张照片的时间及创作时长——在这时间内,艺术家会细致探索整个生态区域,安静观察需要拍摄的鸟类,并逐渐通过间接交流获得其信任。这种信任是摄影师及拍摄对象亲密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于创造摄影图像来说至关重要。在天时、地利、人及其它条件均成熟之时,米蓝会拍下鸟类照片。米蓝使用胶片摄影技术,除了某些小尺寸限量作品之外,其绝大部分摄影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独一无二的是艺术家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稍纵即逝,丝毫没有回旋余地。

米蓝的长期合作者是他的妻子米兰妮·米蓝(Mylène Mylayne),这对夫妇多年在法国乡间及美国西南部旅行。2003年,美国兰南基金会提供给二人于冬季在新墨西哥州驻留创作的机会。随后,二人又在德克萨斯州度过了四个冬季。米蓝在这段“美国时期”创作的图像主要以蔚蓝的天空和金黄色的原野景观为主。这一系列作品中的鸟类大部分是小型鸣禽——米蓝的作品中从未出现大型猛禽。他在这些作品中仍然聚焦于常见鸟类,而观者只有在仔细观察后才可意识到鸟类及拍摄瞬间的独特性。

米蓝的创作基础——胶片摄影技法、作品的独版特性、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聚焦于鸟类这个特殊主题,以及每件作品所需漫长的创作时间要求,得以让艺术家构建了一种激进、诗意、无可比拟的艺术实践体系。

在此次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览中,艺术家特意使用了一种与展厅空间日照条件相辅相成的展示方式。作品并未按创作时间顺序排列,而是特意按照创作主题的类别进行展示。

龙美术馆(西岸馆)与法国阿尔勒梵高基金会以及瑞士阿劳阿尔高美术馆(Aargauer Kunsthaus)共同呈现此次展览。展览随后将巡回至德国汉诺威克斯特纳美术馆(Kestner Gesellschaft)及荷兰阿姆斯特丹马赛屋摄影美术馆(Huis Marseille)展出。

关于艺术家

让-吕克·米蓝,1946年生于法国,在全世界生活工作。让-吕克·米蓝曾于世界多个重要艺术机构举行个展,包括“让-吕克·米蓝:双观”,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俱乐部,卢瑞花园,芝加哥千禧公园(2015);“让-吕克·米蓝: 在时间手中的天空签名”,索菲亚国家当代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2010);“让-吕克·米蓝: 金头公园”,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2009);“让-吕克·米蓝”,帕里仕艺术博物馆,南汉普敦,美国纽约(2007-09);“让-吕克·米蓝”,兰南基金会,圣达菲,新墨西哥(2004,2005,2010);“让-吕克·米蓝: 野鹅之笑与上帝之眠”,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奥尔尼,奥尔尼,比利时(2004);“让-吕克·米蓝”,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ARC,法国巴黎(1995);“让-吕克·米蓝”,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圣埃蒂安(1991)等。艺术家也曾参加过包括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第十届悉尼双年展(1996)等重要展览。

关于策展人

比奇·库莱格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评论家、展览策展人。于瑞士苏黎世大学获得艺术史学位之后,库莱格协助建立了著名的当代艺术丛书系列《帕科特》(Parkett),并担任编辑工作。

 

作为评论家,库莱格的重要作品包括:《外观与黑暗》(Looks et Tenebrae)(1983);《梅拉·奥本海姆:面对自由的蔑视》(Meret Oppenheim, Defiance in the Face of Freedom)(1990);《莫瑞吉奥·卡特兰:决定性考验》(Maurizio Cattelan, Feuerproben / Acid Tests)(2008)及《丽贝卡·沃伦: 雕塑与女性魅力》(Rebecca Warren, Every Aspect of Bitch Magic)(2012)。

 

库莱格在1993年至2013年期间于苏黎世艺术之家担任策展人职务,在该美术馆组织了多场展览,这些展览也巡回至德国汉堡、英国伦敦、法国米兰及巴黎等地的重要美术馆机构进行展出。库莱格也曾作为独立策展人为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帕科特评论”(La revue Parkett, 1987)、伦敦海沃德艺术中心“恍然大悟: 集体记忆与当代艺术”(Double Take - Collective Memory and Recent Art, 1992)、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梅拉·奥本海姆”(Meret Oppenheim, 1996)进行策展工作。2011年,她担任了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

 

基于其丰富实践经验,库莱格于2006至2007年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担任教职。她也曾获得多个奖项。2013年,法国政府向库莱格授予了艺术与文学荣誉勋章。在2012年,法国阿尔勒梵高基金会任命库莱格为艺术总监及展览策展人。


用户登录后才可使用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