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与日——陈传兴摄影展个人精神史第二部

展览

名称: 萤与日——陈传兴摄影展个人精神史第二部
展期: 2019.11.2—2020.1.12
地址:

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展厅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1月12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举办艺术家陈传兴的摄影展《萤与日》,十年摄影计划,此次展览为其个人精神史第二部曲。展览由顾铮担任策展人,将首度呈现由艺术家细心珍藏了四十年、亲手放晒的136件珍贵银盐原作照片,透过艺术家的视角,引领观者凝视、感受被称为“诸神的黄昏”的七十年代末(1976年-1980年)法国、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城市空气与社会氛围,镜头下凝结的情感与思想的冲撞,仿佛全带有生机,重现眼前。同时,长达三年时间沉淀的暗房工作过程也被巧妙地呈现在此次展览中,成为另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看点。

不同于2015年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来自本土、野生粗放、完全自学的少年时期作品,本次展览《萤与日》展出的照片是艺术家来到摄影发明地法国、经过严格训练与大师洗礼后所完成,两个时期的相互碰撞、渗透,艺术家为这一时期的摄影,取了个贴切的名字——“混血观看”。

 

冷战后期的西方社会种族阶级对立,裂痕日增,这批摄影也正好见证了西方思想黄金时代的最后苍茫时刻。当时西欧正处于前卫思潮的薄暮苍茫时期,在法国的亚裔留学生极为稀少。透过这样少见的东方摄影师由镜头捕捉拍下的所见所闻纪录瞬间,作品展现不同于西方摄影师的视角与观点,凝结当时的社会氛围与现实风貌,在文化思潮的冲撞中感受东方视角特有的异乡情感与思想精神。混血异质再生的观看过程,即为此次《萤与日》所要表现。

以往,摄影展都只呈现最后定格影像,视暗房工作为一个机械化工艺过程,而将之排除压抑。然而随着数位化急速进展,暗房工作与影像的关系应该重新被思考。展览标题《萤与日》指的是“黑暗”与“光线”,即影像从无到有的生产过程。此次展览以影像装置、暗房空间与最后定格影像对映,一开始观众最先进入的是“萤”的空间,即暗室的隐喻。随后,藉由在暗中摸索打开感知,经历若有似无的影像后,再进入“日”的空间,即展示正相作品的“明室”。

 

不同于往常只展示最终摄影成果的展览,“萤”的空间加入许多巧妙的心思,以光线、空间、物质材料,交会出暗室里抽象的无意识和时间感知的影像装置。设置能直观感受的热蒸气显影过程生态箱装置、长达十公尺的触摸显像长墙、记录着反复无数次实验而得的最佳影像数据纪录墙等,将暗房到影像的过程化为另一种艺术的形态呈现。并特别设计安排展出各种底片的状态与影像的比较,展现影像底片如乐谱般,透过暗房工作者诠释,释放出底片的各种可能性,产生不同的阅读感知。

 

“日”的空间则展出全由艺术家亲手放晒的银盐原作照片,按“市集”、“墓园”、“旅行”、“奥利机场”、“送货卡车之旅”、“婚礼”、“劳动者”和“影”8个主题、精选136张黑白银盐作品,以七十年代末法国、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城市的社会现实情景为媒介,一窥当时工业文明社会疲惫衰褪,前卫思潮更替,西方社会裂痕日增,游走在多种族阶级差异,知识狂欢逆转成灰暗的特殊异国氛围中,藉以呈现出历史当下所凝结的情感与思想的冲撞。

近年来,许多展览开始重新重视起传统的摄影工艺,种种现象表明,在数字影像大潮下,在新影像时代危机和转折点时刻,重返传统摄影工艺的需求明显增强,而暗房和传统工艺所代表的历史性课题变成更为重要。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此次展览,期望能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萤与日》系列银盐作品,接触到传统的摄影工艺,对传统摄影技法产生兴趣,以达艺术家长期致力于推广、传承专业传统影像技艺之目的。

关于艺术家

陈传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他长期耕耘美学、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作家与电影创作者。陈传兴于1975年在台中举办摄影个展《芦洲浮生图》;201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举办大型摄影个展《未有烛而后至》。曾参与2009年广东省美术馆(广州)、2018年台中美术馆(中国台湾)及清里摄影美术馆(日本)的摄影群展。


用户登录后才可使用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