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优雅闲适生活
徐汇滨江的公共开放空间以“上海CORNICHE”为设计理念。2010年,首段3.6公里长的亲水岸线正式对外开放。昔日火车站煤码头“扎堆”、漫天尘土飞扬,而今生态绿化、亲水步道、自行车道,这一公共空间得以还原,但那些“有故事”的东西没有拆掉:保留了2.5公里的铁轨打造“谷地花溪”,同时将4万平方米的码头改建成亲水平台,构成一条沿黄浦江连贯的散步、慢跑动线,南浦站站台、塔吊广场、海事塔等突出的工业元素被完整保留,并通过保留轨道道岔、信号灯、蒸汽火车,将场地原址石材进行再利用,把煤炭传送带改造为高架步道,美化沿岸系缆桩等细节,把亲水平台彻底打造成适宜市民活动的公共广场,既有亲和力,又有百年工业遗存的底蕴。一大家子在草坪上搭个帐篷,野餐、休憩、晒太阳……已经成为了目前徐汇滨江在双休日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
“CORNICHE源于法语,原指法国戛纳到尼斯沿地中海蜿蜒伸展的一条可供观光、休闲、娱乐、享受低速驾车乐趣欣赏沿途梦幻风景的滨海林荫大道,后延伸为意指一种优雅而闲适的生活方式。”叶可央表示,徐汇滨江地区的岸线开发参照上述理念设计,靠近黄浦江的是第一梯度,从岸线往腹地呈现出由低往高走的态势。在欧美一些国家,人们可以沿着海岸线一边开车,一边欣赏海景,在徐汇滨江,既有沿江的亲水步道,也有休闲自行车道,可以驱车看江景的龙腾大道,还有一条是预留的有轨电车道,所以四种方式用四种不同的速度能感受徐汇滨江。徐汇滨江地区还将把上海最早的民航机场的跑道——云锦路,打造成一条上海最美的林荫大道,这里将保留原飞机跑道的建筑肌理,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一座全新的跑道公园,将水系和绿地穿插其中,形成标志性的“秋季观叶”、“三季观花”的景观。
徐汇滨江“十三五”期间最受关注的项目无疑是西岸传媒港,其旗舰项目“上海梦中心”将于2018年年中落成并投入使用。据介绍,“梦中心”沿滨江地区的一系列公共休闲设施将率先向市民开放。
2015年7月,央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徐汇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依托徐汇滨江地区合作建立国际性创新型金融集聚区,共同推进各类国际性、创新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及配套金融专业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据徐汇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徐汇滨江将推进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建设,设立文化类创投引导基金来参股和吸引各类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资基金。2015年10月29日上海市金融办与上海市徐汇区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显示,以上海徐汇滨江为核心,打造创新金融产业集群,加强创新金融的布局规划,形成金融业错位发展的格局。推动“创投+孵化”等金融创新,探索创新金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以徐汇滨江金融带为核心,以高频文化产业为优势,建设国际创新型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近年来,西岸在艺术品产业方面,通过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等功能性项目,成功吸引了包括苏富比拍卖行在内的众多国际艺术机构的入驻,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艺术品产业链。同时,结合西岸的文化产业特色,以及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我们希望构建文化产业和创新金融产业的互动关系。”陈安达说,“通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为金融提供全新的投资要素。”
除了上述的艺术、设计、时尚,信息、娱乐、传媒,以及创新金融这三大核心产业,徐汇滨江还依托原有的航空服务历史资源,打造以现代航空服务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上海国际航空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500,000平方米,打造以民航技术集成、金融租赁、教育培训、总部经济、行业管理、通用航空为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全球航空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空服务业集聚区。
差异化的功能特点,使得徐汇滨江在两岸开发中独具魅力。还江于民是黄浦江滨水空间开发的核心理念,滨江岸线的打通,不仅是为了能够让人们直接走到江边,不仅是一种景观上的更新改造,更是将不同产业功能融入其中之后,让人们拥有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我们期待着到明年年底,徐汇滨江,这块“市中心最宝贵的大衣料”,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一条优雅的滨江大道,更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