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

展览

开幕时间 2016年7月22日
展览日期 2016年7月23日-2016年10月30日
展览场馆 龙美术馆(西岸馆) 第一展厅、阶梯展厅
策展人 王薇

我希望通过“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让更多的人关注女性的艺术成就,理解女性的情感世界。女性远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她们不仅要担负家庭的重担,还要迎接时代的竞争。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往往体现在女性是否接受教育,是否得到尊重。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价值,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杆。我相信在人文主义色彩愈加浓郁的当今社会,本次展览会是对所有人的一次提醒——了解她们已经实现的,关注她们正在实现的,推动她们希望实现的。

——王薇

“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作为国内首次以古今中外优秀女性艺术家为主题的、具有历史回顾意义的展览,将呈现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4位女性艺术家,跨越十个世纪的优秀作品。

 

展览将她们视为一个整体,讲述女性崛起的故事,历经古代的自我湮没,近现代的自我解放,当代的自我观照与自我表达,展现女性艺术家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薄发于外的创造力。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湮没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观照的自我;表达的自我。

湮没的自我

 

早期的女性艺术家较少,有存世作品的女性艺术家更是寥寥无几。她们的艺术才华如同她们的生活一样长期被隐蔽,湮灭于历史夹缝中,湮没于男性主导的艺术体系之下。在以男权意识为主体的画坛中,她们的创作题材单一,创作手法受制于家学传统。

 

解放的自我

 

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女性在思想启蒙运动影响下从受压迫、受歧视的群体中解放出来,从家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到政治、文化活动中去,成为新一代女性。这一时期女性艺术家人数大为增长,并有部分女性艺术家授课于高等艺术院校。她们追求自由,追求艺术,在当时的画坛洒下了浓墨重彩。

1949年新中国诞生,广大女性彻底翻身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成为主流。女性艺术家队伍迅速扩大,以艺术宣传的方式,自觉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潮中。

 

观照的自我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艺术家开始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探索符合自身的表达方式,关注生命,领悟自然,表现凡人琐事及生活点滴。通过她们的艺术触觉去体悟生命、情感和人生意味。她们跨越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跨越民族与国家的分野,甚至跨越时空的长河,在这里相遇。

 

表达的自我

 

从18世纪到今天,伴随着后现代结构主义的发展,女权主义得以拆解一统化的主体意识和宏大叙述,去超越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二元对立,转向女性具体的生活经验,挖掘其中的差异与共性。“世上没有抽象的女性”,世上也没有抽象的女性艺术家。多元的表达脱胎于多元的主观经验,但不等于狭隘的个人主义。自我终将在开放的讨论中不断深化,表达终将成为连接每一个自我的通路。

通过展览,观众将欣赏到[宋]杨妹子、[明]文俶、[清]恽冰、[中]潘玉良、[中]方君璧、[中]陈佩秋、[中]喻红、[中]向京、[中]曹婓、[中]姜杰、[日]草间弥生、[日]小野洋子、[韩]崔素荣、[伊朗]施林·奈沙、[美]路易丝·布尔乔亚、[美]奇奇·史密斯、[美]琼·米歇尔、[美]丽莎·约斯卡瓦吉、[英]翠西·艾敏、[英]珍妮·萨维尔、 [瑞士]米瑞安·坎、[塞尔维亚]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巴西]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南非]马琳·杜马斯 等古今中外优秀女性艺术家作品。


用户登录后才可使用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