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为何吸引企业排队入驻?

坐落于徐汇的“模速空间”是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从去年9月份挂牌以来,已吸引入驻大模型相关企业80家。海内外人才不断集聚,成为上海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布局和创新苗圃。

 

自挂牌后,模速空间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今年5月8日,模速空间二期重点企业入驻,并启用了上海西岸国际人才港,进一步加速赋能大模型企业集群,助力推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了徐汇人才支撑。

人才驱动创新

共同建设生态社区

模速空间揭牌以来,高平台、高学历、高视野的创业团队快速集聚。随着空间入驻团队的快速发展,他们对“三高”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此,徐汇区出台了人工智能人才全球招募计划,区委书记曹立强带队走进C9高校招才引智。为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精准服务人才,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徐汇区在模速空间打造了上海西岸国际人才港,让人才服务走进科创企业,走近人才身边。伴随着人才港的启用,上海市新兴产业青年创业人才协会也正式入驻,为进一步支持青年创业人才敢于创新、勇挑大梁、争做先锋铺路架桥。

 

随着今年5月大模型生态社区党委、团委、青年工作委员会揭牌,这也标志着徐汇区将更多企业人才融入区域化党建大格局,合力推进党建强、人才聚、产业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模速空间生态社区党委书记、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韵介绍,模速空间受欢迎程度超乎运营团队的想象,三期也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中。在张韵看来,这个创新生态社区之所以能吸引企业纷至沓来,主要是在空间里形成了集聚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各个环节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协同发展。“在别的园区、楼宇聊大模型,可能大家会有点茫然。但在这里,从业者们都是同行。相关企业在同一个空间内互相交流,总能碰撞出话题。”

模速空间里除了独立的办公区域,还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公区,这是因为运营方希望能打破原来交流的边界。“大模型这个赛道很前沿很年轻,但一个社区是否年轻其实不是以年龄来定义,要取决于从业者是否拥抱了这个风口。”模速空间的公区设计成了校园风,有供大家自由交流的沙龙区,也摆放着前沿的学术期刊,甚至还有露台空间。希望入驻企业的从业者能打破一间间隔起来的边界,走出相对封闭的办公区,彼此互相交流,擦出合作的火花。

 

让张韵和团队成员感到欣喜的是,社区的海报墙起初是工作人员带头发布日常活动信息。但渐渐地,企业自己也会张贴活动海报、人才招聘需求、场景业务对接需求等。“这里就像家一样,大家很愿意去分享,共同建设生态社区。”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在社区里碰撞灵感

模速空间里目前入驻的大模型相关企业涉及AI+各行各业的赛道,75%以上围绕应用场景,打造垂类大模型集聚地,包括文娱、金融、政务等等。

 

90后创客、嘉帕科技创始人庞国强毕业于帝国理工和哥大,目前在开发的GenPark是一个生成式AI出海营销项目。公司产品开发和运营成员来自上海模速空间和硅谷两地, 帮助中国中小品牌在出海营销上降本增效。

 

“模速空间给入驻团队的重视程度真的很高。”庞国强告诉记者,在入驻前,他们在其他园区办过公,但除了场地支持外,其余的资源对接几乎没有。“初创团队起步缺的就真的是那点房租吗?肯定不完全是。双创背景下很多地方都会提供给初创团队一些场地支持,流于形式,完成任务,但他们也许并不真的很在意入驻企业能否成功,因为很多地方也许看到90%入驻的企业都跑不出来,场地支持后也是放养状态。在外面的共创空间我们也体验过,缺少的是行业互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网络相关群组得到一些产业信息,但是这也是不够的。”

 

庞国强称,虽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创业,但经过多方比较后,自己觉得能入驻模速空间实在太幸运了。“除了给入驻企业提供的场地租金、算力补贴、数据调用、模速评测、法律援助、融资支持、市场营销的帮助,我感受到的是比这个更多的帮助,作为一个应用层的出海层产品,我们不一定能用得到所有提供的服务,但我们能感受到市政府、徐汇区和模速空间的认真和资源投入,是真心在孵化一个个生成式AI企业。同时,那么多优秀的初创公司和AI创业者在一个空间,经常办活动,相互学习,业务成熟了也有合作的机会。”

 

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海慈曾说过“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对此,庞国强深有体会。他透露说,近期,自己正和另外一家初创公司的创始人联手打造一个播客,向外传达模速有趣的创业故事和创始人经历,和外界相互学习,形成生态氛围。

1994年出生的青年创客、酷爱科技创始人张佳维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创业迄今已有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听说徐汇有一个聚集AI大模型相关生态的社区,在反复对比后,于今年3月份入驻。

 

“除了企业AI大模型业务之外,我们公司有一项业务是做科技艺术和AI普及教育,这里除了AI大模型优秀的公司云集,附近还有不少艺术展馆,赋予了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张佳维表示,入驻后除了觉得办公环境比较舒服外,整个社区还充斥着技术探讨的氛围。走出格子间,走进大量开放空间,隔三岔五能参加各种活动,聆听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分享,还能实时接收到包括投融资对接、政府补贴、算力补贴等实用信息。模速空间对优秀的入驻企业也有租金减免。

用活动凝聚青年

将青年团聚在一起

“把咖啡放进口袋,把快乐装进脑袋,把茶香融入心怀。”今年7月1日,在徐汇滨江垂直玻璃宅里举办了第一场模速下午茶·AI咖时光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加。

 

今年5月24日,模速空间团委组织开展以“AI 在西岸·心动520”为主题的青年观影交流活动,来自模速空间以及区域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百余名青年开启难忘的心动之旅。

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车龙萍还有一重身份是模速空间团委书记,这些活动均是她和团委小伙伴们的手笔。“新一轮大模型产业的发展,核心就是人才。我们空间目前有600多名从业者,其中近1/3是28岁以下的。很多企业的创始人、CEO、CTO等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从业者多以年轻人为主。都说要留住人才,先要让他们在这里安家。年轻人对传统相亲活动可能相对会有一点抗拒,所以我们520的活动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彼此认识的平台,反倒吸引了年轻人们主动报名参加。我们社区的年轻人不少来自国内211、985以及海外知名高校,素质非常高,这样的活动也吸引了周边的一些头部企业和顶级机构参与,还有人专程从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赶来参加,在会场外就有男女嘉宾自发地交流起来。”

 

车龙萍介绍说,为社区的年轻人度身定制的“模速下午茶”活动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咖啡脑袋”们在江边的文化场馆,学习手冲咖啡,在愉悦的氛围中放松身心、互动交流。这一系列活动受到了社区青年的认可。8月1日,“模速下午茶”第二场活动也已定档,带领青年创业者们足不出“模速”,体验新中式茶文化。虽然团委成立时间不久,但秉持把青年团聚在一起的初心,未来将争取月月有活动、场场有爆点。

 

此前,徐汇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华表示,徐汇创新基因悠久、基础雄厚,是群英荟萃之城,更是产业创新高地。在未来,徐汇将进一步激活产业生态、优化服务生态、完善人才生态,打造上海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范彦萍

编辑:张红叶

文字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相关资讯 更多...